「臺北新教育」廣播節目邁向第十個年頭,自1999年開播以來,延續李前局長錫津「心教育」的基礎,融合吳前局長清基「精緻教育」的理念,型塑「優質、精緻、卓越、創新」的願景,以實現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吳局長清山「教育111」的目標為宗旨,臺北新教育,一路走來,始終如一。
「教育111」即一校一特色、一生一專長、一個都不少的理念,亦即以孩子為主體的教育,強調學校的特色和效能,鼓勵學生的多元智慧和潛能開展,更重視老師的專業知識、專業道德和專業成長,以確實帶好每一位學生。
「廣播101.7」即國立教育廣播電臺「臺北新教育節目」FM的播出頻道,舉凡:教育新知、焦點訊息、教育你我他、教育大小事、教育生活家…等,盡在其中。掌握101.7,人人都是教育好夥伴。
教育有愛,關懷無限;臺北新教育,永遠的老朋友!

2007年2月24日 星期六

遨遊夢想的星空

遨遊夢想的星空
「書本是我的萬靈丹。」

----邱國光/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館長
居住在好山、好水、好地理的地球上,夜晚仰望天空繁星點點,因時間的流逝,星星漸漸從東方升起、西方沉下,讓我們和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的館長邱國光,一起漫遊星際的想像之旅。

許多人第一次接觸天文,是從認識太陽系有多少顆行星開始,如果每天晚上同一時間欣賞星空,會發現星星的位置漸漸偏向西方,因為星星每天提早四分鐘升起,這些星星的移動是地球自轉和公轉所引起的現象。夜空中布滿一閃一閃的星光,幾乎都是自己會發光的恆星,而有一些星光不太會閃爍的星星,就是所謂的「行星」。「行星」的英文planet源自希臘文plane-te-s,其實就是「漫遊者」的意思,人類可用肉眼觀察到水星、金星、火星、木星和土星等五顆的行星,其他像天王星、海王星、冥王星、穀神星和厄里斯星(Eris)就需要望遠鏡才能觀察到。

天文是一門艱深的學問,也是想像力的科學,美麗的星圖就相當於一扇充滿誘惑力的門。對於專攻天文的邱館長來說,「書」不但是人類智慧的結晶,也是低潮時的激勵丸,挫折時的安慰劑,每當心裡有困頓,或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,甚至工作上需要補充新知的時候,邱館長一定都會到書店,在書中找答案,而生命的每一階段都需要不同的書,尋求不同的人生答案。邱館長鼓勵喜愛天文的學子們,一同悠遊星海,領略天文之美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(整理/陳幼君 2007.02.24)

2007年2月17日 星期六

花豬起舞賀新年

花豬起舞賀新年
~金豬報喜‧諸事大吉~
----臺北新教育主持群

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,一年容易又一年!

春回大地,萬象更新!新春新氣象,新年新心情。從1999到2007,從龍年到豬年,「臺北新教育」轉眼已邁向第八個年頭。

過新年代表著無數的感謝,從事各行各業的人,暫時放下辛勤的工作,好好利用過年的時節,全家團圓,共享天倫之樂,做一些鬆弛身心的娛樂活動,好迎接來年的工作挑戰。神犬辭歲,金豬報喜,準備好積極奮發的心情,迎接工作和課業的挑戰!

在闔家團圓的新春時刻,大家仍然準時收聽「臺北新教育」節目,這份關心教育的心令人十分感佩!新年到、新紀元、新氣象,迎接豬年的來臨,金豬報喜賀新年,「臺北新教育」全體製作團隊,感謝全國「臺北新教育」的聽眾朋友,對本節目的收聽和愛護!

臺北新教育節目主持群,在此向聽眾朋友們拜個好年,祝福全國的聽眾朋友們,新年快樂,萬事如意,豬年好運亨通,諸事大吉大利。

臺北新教育,永遠與您-心-連-心!

2007年2月10日 星期六

當前人文與科技的省思

當前人文與科技的省思
「當科技打造出滿足人類物質需求的同時,

人文價值的追求反而成了人類需求的核心。」

----歐陽崇榮/淡江大學副教授
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,創新的思考更來自於人文的關懷,科技與人文必須相輔相成,才能產出新的火花。英國詩人華滋華:「科學家追求真理,彷彿是一個遙遠而不知名的慈善家;他在孤獨寂寞中珍惜真理,愛護真理。」這裏的慈善、孤獨、追求、珍惜和真理,透露出科學所需要的種種人文精神。

美國發現號穿梭機女機長發回的第一條太空短信說:「當我們回頭觀看美麗行星時,再向前看未知的宇宙,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感受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對探索太空的重要性。」這段話讓我們讀出了科學裏的人文精神。

80年代以來,從對科技發展的投入看,科技研究人員數量增長了2 倍,從科技研究發展成果看,專利項目成長了3.3倍。西元1980年,臺灣成立新竹科學園區,自此之後,臺南科學園區、臺中科學園區的成立平衡了北中南的發展,卻也使科技佔據了整個臺灣島,科技成為臺灣的經濟命脈,科技象徵國力的展現。然而,凡事一體兩面,科技的高度發展,既有正面的建設,又有負面的破壞力,既給人類帶來福祉,也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。如果科學技術在使用過程中造成了破壞,那責任也不在科學,而在於人。要使科學充分發揮正面作用,減沙破壞,關鍵還是在人,在人文與科學相互協調的發展過程中,科技發展已是持續以飛快的腳步在進步,現在,是要強調人文素養的時刻了。

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,是現代文明的兩大支柱,期待教育能夠同時培養孩子們科學與人文的素養,讓他們能夠成為優質的新青年,國家的中流砥柱!

(整理/陳幼君 2007.02.10)

2007年2月3日 星期六

編織親子間共有的回憶


編織親子間共有的回憶


「以歡喜心與家人共舞。」

----徐仲誼/臺北市濱江國小義工團團長
急速變遷的社會中,家庭裡的每個成員都必須學習、成長與改變,而婦女往往是家中第一位改變的人,身為學校義工團團長的徐仲誼女士,喜歡與家長們共同參與學習,藉由不斷地自我了解、拓展人際與正向思考,提升自己家庭經營的能力,並將個人所學帶入家庭,使家庭生活更有品質。

面對人文與科技、傳統與現代的衝擊,新世紀的父母必須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。Work Hard;Work Smart!用對方法聰明理家,不論是婚姻之道、夫妻相處、親子教養、家人關係等的經營智慧,婦女扮演了最重要的關鍵角色,不但是家庭中穩定的力量根源,更是化解家庭衝突與溝通落差的核心人物。仲誼女士對於孩子的教養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的思考,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,自律的生活態度,以及自發的主動學習。家庭是一切的基礎,婦女兼顧家庭和工作,勞心又勞力,有效的時間管理,終身學習,終身運動,終身閱讀,妥善經營自己,才能神采飛揚、容光煥發、活力無限的照顧好每一個家中的成員。

身為現代新父母,仲誼女士樂在經營和諧美好的家庭生活,營造學習型的家庭氛圍,尊重生命的生活態度,享受親子共遊、共學、共成長的心靈饗宴,努力編織親子間共有的美好回憶。

(整理/陳幼君 2007.02.03)